“00后”农业硕士和伙伴的三亚创业记:南繁“热土”上,追逐“辣”梦想
“00后”农业硕士和伙伴的三亚创业记:南繁“热土”上,追逐“辣”梦想

十月,三亚的暖阳透过玻璃,洒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的实验室里。24岁的李戎轩站在实验台前,小心翼翼地记录着每一株辣椒的生长数据。这些看似普通的植株,承载着他与6名伙伴共同的创业梦想。

“我们要把实验室里那些色彩斑斓的辣椒,带到更广阔的天地。”李戎轩说。

李戎轩团队研发的辣椒。张慧膑 覃清文 摄

实验室里的智慧育种

李戎轩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的一名农业硕士。

2024年4月,当大多数同学还在为学业忙碌时,李戎轩已经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创立海南以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我们背靠国内顶尖的辣椒种质资源库。”李戎轩说起团队的优势时,眼睛里闪着光。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的辣椒智能育种和热带产业创新团队,以及先进的智慧育种技术平台,李戎轩和团队成功培育出了“三色火焰”“美味樱桃椒”等特色辣椒品种。这些辣椒不仅观赏价值高,食用口感也极佳,迅速成为海南热带农业的新名片。

“我们通过基因组分析和表型预测,将传统育种周期大幅缩短。”李戎轩介绍道,结合传统育种与智慧育种技术,能够精准改良辣椒的颜色、风味和营养成分。在实验室里,他们不断探索、创新,为辣椒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田间地头的实践探索

实验室里的成功只是第一步。在崖州的20亩试验田里,李戎轩和团队成员们迎来了真正的考验。

烈日当空,他们蹲在田埂上,一株一株地查看辣椒长势。汗水浸透了衣衫,却浇不灭他们心中的热情。在这里,他们遇到了最好的老师——当地的农民。

“农民会告诉我们哪种辣椒更耐储运,哪个品种在市场上更受欢迎。”李戎轩说。这些来自田间的智慧,成了他们调整育种方向的重要参考。实验室的数据与田间的反馈,就像辣椒的两股根系,共同支撑着他们的创业梦想。

通过这种“实验室+田间”的双轨模式,他们的育种方向始终紧贴市场需求,确保培育出的辣椒品种既符合消费者口味,又具备市场竞争力。

谈及创业初衷,李戎轩坦言,一方面是团队丰富的辣椒种质资源和技术积累,另一方面是海南本地对辣椒产业的旺盛需求。“海南的辣椒市场潜力巨大,我们希望能将这些资源产业化。”他说。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李戎轩坦言,从实验室到市场,最大的挑战在于“找准卖点”和“适应市场”。

为了深入了解市场需求,他们深入三亚、五指山等地的超市和农贸市场,分析辣椒价格波动和品质需求,逐步调整产品方向。同时,作为学生创业者,他起初对财务、法务等知识知之甚少。但通过科技城提供的培训和团队分工学习,他逐渐补齐了这些短板。

转机出现在一次重要的机遇中。在“崖州湾杯”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上,他们的“辣椒种质创新和产业化”项目一举拿下“最佳成果转化奖”,获得了20万元的资金扶持。更让他们惊喜的是,科技城创客家·研究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提供了全方位的帮扶。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得知广西象州县有项目需求时,李戎轩和团队成员连夜准备方案,最终签下了200万元的技术服务合同。

回忆起那个夜晚,李戎轩依然难掩激动:“那是我们创业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让好辣椒走上国人餐桌

严峻的考验来自此前的一场意外。团队培育的“中椒409号”螺丝椒示范田遭遇了两次水淹。就在大家忧心忡忡时,这些辣椒却展现出惊人的抗病性和耐淹性,在市场价格走低的情况下依然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团队指导教师吴华茂博士亲眼见证了这个奇迹:“这个案例证明,科技创新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市场价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如今,李戎轩的团队有了更远大的目标:“我们将密切对接市场需求,让更多好辣椒走上国人的餐桌。”据了解,海南以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将重点发力电商平台,线上线下联动,扩大优质辣椒品种推广面积。

南繁季风吹拂,又是一年耕耘时。李戎轩和他的团队干劲十足,在这片孕育希望的“热土”上,他们的“辣”梦想,如作物般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正续写着新的篇章。(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通讯员 覃清文)

责任编辑:林祺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新闻推荐
2025-10-16 06:36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0-15 08:31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0-15 06:49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0-15 08:36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0-13 06:38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0-13 08:44
来源:三亚新闻网
“00后”农业硕士和伙伴的三亚创业记:南繁“热土”上,追逐“辣”梦想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0-16 12:00:21

十月,三亚的暖阳透过玻璃,洒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的实验室里。24岁的李戎轩站在实验台前,小心翼翼地记录着每一株辣椒的生长数据。这些看似普通的植株,承载着他与6名伙伴共同的创业梦想。

“我们要把实验室里那些色彩斑斓的辣椒,带到更广阔的天地。”李戎轩说。

李戎轩团队研发的辣椒。张慧膑 覃清文 摄

实验室里的智慧育种

李戎轩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的一名农业硕士。

2024年4月,当大多数同学还在为学业忙碌时,李戎轩已经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创立海南以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我们背靠国内顶尖的辣椒种质资源库。”李戎轩说起团队的优势时,眼睛里闪着光。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的辣椒智能育种和热带产业创新团队,以及先进的智慧育种技术平台,李戎轩和团队成功培育出了“三色火焰”“美味樱桃椒”等特色辣椒品种。这些辣椒不仅观赏价值高,食用口感也极佳,迅速成为海南热带农业的新名片。

“我们通过基因组分析和表型预测,将传统育种周期大幅缩短。”李戎轩介绍道,结合传统育种与智慧育种技术,能够精准改良辣椒的颜色、风味和营养成分。在实验室里,他们不断探索、创新,为辣椒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田间地头的实践探索

实验室里的成功只是第一步。在崖州的20亩试验田里,李戎轩和团队成员们迎来了真正的考验。

烈日当空,他们蹲在田埂上,一株一株地查看辣椒长势。汗水浸透了衣衫,却浇不灭他们心中的热情。在这里,他们遇到了最好的老师——当地的农民。

“农民会告诉我们哪种辣椒更耐储运,哪个品种在市场上更受欢迎。”李戎轩说。这些来自田间的智慧,成了他们调整育种方向的重要参考。实验室的数据与田间的反馈,就像辣椒的两股根系,共同支撑着他们的创业梦想。

通过这种“实验室+田间”的双轨模式,他们的育种方向始终紧贴市场需求,确保培育出的辣椒品种既符合消费者口味,又具备市场竞争力。

谈及创业初衷,李戎轩坦言,一方面是团队丰富的辣椒种质资源和技术积累,另一方面是海南本地对辣椒产业的旺盛需求。“海南的辣椒市场潜力巨大,我们希望能将这些资源产业化。”他说。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李戎轩坦言,从实验室到市场,最大的挑战在于“找准卖点”和“适应市场”。

为了深入了解市场需求,他们深入三亚、五指山等地的超市和农贸市场,分析辣椒价格波动和品质需求,逐步调整产品方向。同时,作为学生创业者,他起初对财务、法务等知识知之甚少。但通过科技城提供的培训和团队分工学习,他逐渐补齐了这些短板。

转机出现在一次重要的机遇中。在“崖州湾杯”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上,他们的“辣椒种质创新和产业化”项目一举拿下“最佳成果转化奖”,获得了20万元的资金扶持。更让他们惊喜的是,科技城创客家·研究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提供了全方位的帮扶。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得知广西象州县有项目需求时,李戎轩和团队成员连夜准备方案,最终签下了200万元的技术服务合同。

回忆起那个夜晚,李戎轩依然难掩激动:“那是我们创业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让好辣椒走上国人餐桌

严峻的考验来自此前的一场意外。团队培育的“中椒409号”螺丝椒示范田遭遇了两次水淹。就在大家忧心忡忡时,这些辣椒却展现出惊人的抗病性和耐淹性,在市场价格走低的情况下依然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团队指导教师吴华茂博士亲眼见证了这个奇迹:“这个案例证明,科技创新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市场价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如今,李戎轩的团队有了更远大的目标:“我们将密切对接市场需求,让更多好辣椒走上国人的餐桌。”据了解,海南以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将重点发力电商平台,线上线下联动,扩大优质辣椒品种推广面积。

南繁季风吹拂,又是一年耕耘时。李戎轩和他的团队干劲十足,在这片孕育希望的“热土”上,他们的“辣”梦想,如作物般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正续写着新的篇章。(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通讯员 覃清文)

责任编辑:林祺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