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新闻网7月9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卢智子)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浪潮中,有这样一位扎根基层的健康守护者。作为吉阳区海罗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彭志翔习惯把手机铃声调到最大,生怕错过群众的任何一次求助。从引入医疗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到打造中药种植园,从延长诊疗时间到推动绩效改革,他用多年基层从医经历,把“让居民在家门口看好病”的承诺,一点点刻进社区健康服务的细节里,以步履不停的行动,生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担当。
彭志翔(左)为老人问诊。卢智子 摄
◆智慧医疗破困局:
惠民成果初显成效
在市、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牵头下,海罗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率先在全省引入“基层医疗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这套系统依托人工智能技术,集智能问诊、病历书写、病历质检、辅助诊断、推荐诊疗、用药规范和医学知识检索等功能于一体,为基层医生的诊疗过程提供多方位支持,进一步实现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与市级公立医院诊断、治疗、用药、审方、健康管理等“五个同质化”发展。
海罗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还打造了基层VR“智慧医疗”健康管理中心,创新采用“VR+医疗”模式,将专业医疗服务与生动健康教育深度融合。通过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教宣传活动,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了解健康知识、参与健康管理……在彭志翔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不少原本扎堆涌向大医院的患者,渐渐习惯了在“家门口”做诊疗,切实享受到基层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惠民成果。
◆草药香里凝匠心:
中医诊疗保障居民健康
走进海罗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空气中弥漫着中草药的清香味。4楼的中药种植园,堪称精心打造的“活体教材”,患者在这里不仅能看病取药,还能学习丰富的中药知识。在彭志翔的推动下,该中心持续拓展中医医疗服务领域,深入挖掘并发展各类特色科室,不断探索中医药创新发展,为居民提供优质的中医健康服务。
针对社区居民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中医团队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将中药调理、针灸治疗、穴位贴敷和养生指导等多种方法有机融合,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在传统中药汤剂基础上,新增了代茶饮、中医散剂、湿疹外用膏、中药解暑酸梅汤、中药驱蚊香囊等特色产品;在中医适宜技术领域,开展了火针、微针、美容针灸、拔罐减肥、放血、温针灸、火龙灸等项目。
◆改革创新显担当:
让服务跟着居民需求走
彭志翔介绍,中心增设“延时门诊”“周末便民门诊”“周六疫苗接种”模式,医护人员主动把休息时间调成了轮班制。有不少居民提出一些超出常规服务的检验检查需求,彭志翔第一时间与上级医疗机构沟通协作,制定标本送检方案。通过建立规范的标本采集、运输、检测流程,成功增加过敏源、HPV等17个检验项目。去年,彭志翔主动申请中心参与省、市基层医疗机构绩效改革试点,极大激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服务主动性,显著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感和满意度。
从荣获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到摘得海南省“基层健康杯”管理创新案例竞赛优胜奖,彭志翔始终坚守一个信念:“基层医疗是健康中国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医疗工作人员要像钉钉子一样把健康惠民政策钉实钉牢。”如今,海罗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的智慧医疗数据仍在持续刷新,中药种植园的草药仍在生长,彭志翔带领党员们穿梭在其中的身影,成为海南自贸港基层医疗阵地上一面鲜红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