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让同学们既收获了快乐,也收获了知识。 胡拥军 摄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最美的知识在脚下。连日来,三亚各学校精心组织开展主题研学活动,师生们走进崖州湾科技城、三亚大小洞天文化旅游区等研学基地,实地探究、深入学习,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激发孩子们探索科学、学习文化的兴趣。
以经典浸润心灵,让非遗研学“触手可及”。海南鲁迅中学的学生们满怀好奇地走进保亭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零距离”了解民族文化,感受非遗魅力,追溯黎族千年变迁。趣味非遗小课堂上,学生们观摩黎锦编织、观看黎苗演艺秀、体验藤编技艺、领略原生态实景演出……摆脱“听课式”游览,在行走中感受非遗的独特内涵,在体验中了解黎苗文化的独特风情,真正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所在。
在科普讲师的引导下,三亚外国语学校的孩子们被三亚海洋探索世界里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所震撼。从形态各异的珊瑚到五彩缤纷的鱼类,他们亲眼见证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神奇。通过参观海洋科学实验室,学生们了解到海洋生物的分类、生态和演化等科普知识,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在深海科技馆,大家被馆内陈列的各种深海探测设备、科考仪器以及深海生物标本所吸引,纷纷驻足观看,认真聆听解说员的讲解,对深海探测技术、深海生物习性等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崖州湾科技城深海科普馆,天涯区金鸡岭小学的学生们认识了走向深蓝秘境的大国重器:“探索一号”与“探索二号”科考船、“深海勇士”号与“奋斗者”号等载人潜水器,感受到我国载人深潜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与丰硕成果。
“大家看,这些就是我们海南省的省花——三角梅。”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学生们接连参观了三角梅科研博览中心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南繁育种研究中心,欣赏到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三角梅,了解了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从教室走进实验室,从室内走向田间地头,大家将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主动分享收获。
在海洋水资源实验探究地,学生们还学习了海洋水资源知识,动手做实验解锁海洋奥秘。在海岛生态课题探究区,他们观察海岛植被、昆虫、恐龙化石和鸟类等生物,了解生物与海岛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在海南唯一的自然博物馆——三亚自然博物馆,他们聚精会神地观赏馆内的古生物化石遗迹,“穿越”亿万年,走进史前世界,寻觅恐龙足迹。
高贵优雅的火烈鸟、憨态可掬的海牛、可爱的荷兰猪、凶猛的缅甸蟒……市第九小学友谊校区的学生在陵水富力湾海洋生态馆看到各类热带海岸动植物,纷纷拿出研学本子,记下各种动植物的名字和生活习性。走过海龟沙滩、鳐鱼馆、南海秘境等场馆,学生们学习了海洋动物的趣味知识,观赏了美妙绝伦的海豚表演和海狮表演,解锁了神秘的海洋世界。在研学中,感受到海洋生物的魅力,培养了他们保护海洋生物和海岸生物的责任意识,更拓展了他们知识的视野。在欢声笑语中,他们收获快乐,也收获知识。
原标题:
在三亚感受文化传承、体验科技魅力……
“趣”研学,把课堂“搬进”大自然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胡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