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鲸”有我 和谐共生 ——亲历“海棠”回家
“护鲸”有我 和谐共生 ——亲历“海棠”回家

5月26日早晨5时30分,在“海棠”放归海域,同屋休息、经过昼夜航行的媒体同行们,早早就起来了。我也赶紧起床,背上两部相机就往外冲。

5月26日早晨6时16分,在三亚放归海域,“海棠”在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回归大海的瞬间。

走出房间,东方的霞光已照亮了海空,深蓝的海面上还是一片宁静。在利洋358科考船的后甲板上,灯火通明,10多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早已围着装载“海棠”鲸鱼的水槽大箱子前忙碌,做各种准备放归的工作。

我跑到水槽箱子前,举起相机正准备拍摄,发现镜头里是雾蒙蒙的一片。这才发现由于昨晚住的房间里空调气温太低,相机镜头都是一层水雾。我赶紧换了一台相机,结果还是一样,没法拍摄。情急之下,我赶紧用纸巾不停擦拭镜头,几分钟后才恢复正常。

5月25日晚上10时许,一名志愿者正在给水槽里的“海棠”浇水保湿。

成功放归后的“海棠”在大海里畅游。

为保障“海棠”放归工作正常进行,事先在后甲板上划定了警戒线,媒体记者只能在指定区域拍摄,不能靠近船尾部放归位置。我只好选择了上层甲板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俯拍“海棠”放归大海的场景。

10多分钟后,经过充分准备,随着现场指挥员的指令,10多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齐心协力,用船上的吊臂把“海棠”从水槽箱里缓缓吊起来,慢慢移向船尾方向。

5月26日早晨6时许,“海棠”在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即将回归大海。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6时14分左右,眼看着“海棠”已被吊放在船尾放归点位上,趁着工作人员忙着将“海棠”从担架上解开的瞬间,我赶紧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海棠”放归点旁边,总算是找到了一个适合拍摄的角度。

这时候,“海棠”已完全从担架保护层里解脱出来,就近在眼前。

“放生!”6时15分,随着现场指挥员的一声令下,“扑通”,1000多斤的“海棠”从后甲板跃入大海中,溅起高高的水花。

志愿者和工作人员正在用航拍操作屏幕观察回归大海后的“海棠”。

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一起庆祝“海棠”放归成功。

“咔嚓嚓、咔嚓嚓!”我赶紧按下手中的快门,以每秒10多张的连拍模式,记录下这十分珍贵的瞬间。

“海棠回家啰!”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海棠”也在现场人员的欢呼声中渐渐向远处游去。

这时,我看到远处的海面上,一轮初升的红日正从云雾中喷薄而出,霞光瞬间洒满了整个海面,让人心中不由生出一阵阵的感动和温暖……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袁永东图/文)

责任编辑:王雪杉、赵世曦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新闻推荐
2024-05-26 06:22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26 06:42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25 07:46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24 06:30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24 06:26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24 06:25
来源:三亚新闻网
“护鲸”有我 和谐共生 ——亲历“海棠”回家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27 06:19:11

5月26日早晨5时30分,在“海棠”放归海域,同屋休息、经过昼夜航行的媒体同行们,早早就起来了。我也赶紧起床,背上两部相机就往外冲。

5月26日早晨6时16分,在三亚放归海域,“海棠”在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回归大海的瞬间。

走出房间,东方的霞光已照亮了海空,深蓝的海面上还是一片宁静。在利洋358科考船的后甲板上,灯火通明,10多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早已围着装载“海棠”鲸鱼的水槽大箱子前忙碌,做各种准备放归的工作。

我跑到水槽箱子前,举起相机正准备拍摄,发现镜头里是雾蒙蒙的一片。这才发现由于昨晚住的房间里空调气温太低,相机镜头都是一层水雾。我赶紧换了一台相机,结果还是一样,没法拍摄。情急之下,我赶紧用纸巾不停擦拭镜头,几分钟后才恢复正常。

5月25日晚上10时许,一名志愿者正在给水槽里的“海棠”浇水保湿。

成功放归后的“海棠”在大海里畅游。

为保障“海棠”放归工作正常进行,事先在后甲板上划定了警戒线,媒体记者只能在指定区域拍摄,不能靠近船尾部放归位置。我只好选择了上层甲板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俯拍“海棠”放归大海的场景。

10多分钟后,经过充分准备,随着现场指挥员的指令,10多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齐心协力,用船上的吊臂把“海棠”从水槽箱里缓缓吊起来,慢慢移向船尾方向。

5月26日早晨6时许,“海棠”在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即将回归大海。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6时14分左右,眼看着“海棠”已被吊放在船尾放归点位上,趁着工作人员忙着将“海棠”从担架上解开的瞬间,我赶紧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海棠”放归点旁边,总算是找到了一个适合拍摄的角度。

这时候,“海棠”已完全从担架保护层里解脱出来,就近在眼前。

“放生!”6时15分,随着现场指挥员的一声令下,“扑通”,1000多斤的“海棠”从后甲板跃入大海中,溅起高高的水花。

志愿者和工作人员正在用航拍操作屏幕观察回归大海后的“海棠”。

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一起庆祝“海棠”放归成功。

“咔嚓嚓、咔嚓嚓!”我赶紧按下手中的快门,以每秒10多张的连拍模式,记录下这十分珍贵的瞬间。

“海棠回家啰!”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海棠”也在现场人员的欢呼声中渐渐向远处游去。

这时,我看到远处的海面上,一轮初升的红日正从云雾中喷薄而出,霞光瞬间洒满了整个海面,让人心中不由生出一阵阵的感动和温暖……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袁永东图/文)

责任编辑:王雪杉、赵世曦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