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选择创业崖州湾?
他们,为什么选择创业崖州湾?

当炽热的阳光照射在崖州湾的大地上,一粒粒南繁种子孕育新生;成功从不辜负勇于奋斗的人,万米海底花园的神秘面纱被层层揭开……

因为热爱,奔赴山海。随着崖州湾科技城建设蓬勃展开,越来越多的人怀揣梦想来到这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园区累计注册企业达10263家。他们,为什么选择创业崖州湾?近日,三亚传媒影视集团“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记者采访了三位不同类型企业的创业者,倾听他们的创业故事。

吕玉平

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吕玉平博士:

4年从8个人发展到120人,7家子公司,产品出口巴西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2019年,已入选中组部创新“国家重点人才计划”专家的吕玉平博士不远千里,来到三亚崖州湾畔,注册成立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平生物),成为第一批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吃螃蟹”的企业。当时其母公司为隆平高科,是一家位于湖南的种业龙头企业,却对三亚情有独钟。除了依托得天独厚的南繁资源,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良好的产业基础、浓厚的创业氛围和丰厚的优惠政策,也是吸引企业落户的一大先决条件。

彼时,吕玉平团队除了技术和经验优势,公司只有借来的1000万元和8名成员;崖州湾科技城也刚刚开发建设,百业待兴。“到目前为止,我们团队已接近120人,约是起步初期的15倍,获得了将近20项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隆平007’产品已和国内头部种业公司相继建立合作,已经开展回交转育的品种超过400个,而且产品已经出口到巴西进行性状测试评估,表现优异!研发的固相玉米基因芯片也开始在回交转育和多性状聚合育种上发挥威力!公司也由初创期注册资本1000万元发展到现在成为海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隆平生物创始人、总经理吕玉平博士向记者晒出企业发展成绩单。

秉承袁隆平对隆平生物的寄语“奋斗不息,创新不止”。吕玉平带领团队扎根三亚,没有实验室,崖州湾科技城就将其所在的3号楼整体装修,并将改造的1500平方米实验室无偿支持企业使用;没有实验设备,科技城出资6000多万元采购相关设备;没有试验田,科技城便协调帮助企业在高地村、盐灶村租用了200多亩生物育种试验田;缺乏科研资源,科技城协同企业通过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从巴西首次引进200多份玉米材料……资金宽裕了,队伍壮大了,科研条件变好了,隆平生物团队得以心无旁骛地专心搞研发,而且团队相信科研创新一直在路上,永无止境。

“我们突破多基因分子叠加的技术瓶颈,‘隆平007’这个‘芯片’正在回交转育,到今年年底能够完成50至60个品种,再过一年的时间,基本能完成400个品种,交付给我们种业公司、合作伙伴进入市场推广,至少能够覆盖中国5亿亩地。”吕玉平说。

功到自然成,隆平生物的成长也给崖州湾科技城带来了丰厚回馈。今年5月30日,占地16亩的隆平生物生物育种双创中心项目开工,将打造国际一流的生物“芯片”研发平台。目前,隆平生物旗下的第5家企业正在园区办理相关注册手续。隆平生物在全国布局的7家子公司中,有4家落户在崖州湾科技城。

时间是见证者,未来属于奋斗者。吕玉平十分坚定地告诉记者,以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为使命,他和他的团队将和海南自贸港发展同频共振,让梦想在南繁这片热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邢建新

海南声科深蓝海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邢建新博士:

实现当年落地投产创收,打造深海领域技术溢出和产业化标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从浅海到深海,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题中之义。

崖州湾距离1000米水深海域仅164公里。“在海洋研究领域,崖州湾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海南声科深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邢建新博士一语道破崖州湾对企业的吸引力。

邢建新是中国科学院原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和中电科三所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新型水声换能器、高频换能器研制及声学计量工作,成功研制了多种型号高频换能器基阵,其中在科技部863计划支持下研制的深海宽带多通道声学基阵成功应用于“蛟龙”号国产化4500米深海测深侧扫声学系统中。

凭借着多年来在深海领域的科研经验,邢建新认为南山港是未来深海实验的最佳出口,再加上崖州湾科技城在深海领域的发展定位都与企业高度契合。去年底,公司北京总部决定到崖州湾进行产业化布局。今年3月,海南声科深蓝海洋技术有限公司在崖州湾科技城完成注册,进驻招商三亚深海装备产业园。

走向深海、研究深海已经成为新时代的科研热点,而崖州湾科技城就是深海科研的最前沿。从北京到三亚,邢建新团队来到了既陌生又熟悉的科技城,陌生的是这是他第一次走进科技城,熟悉的是之前的合作伙伴大部分已经落户在此,浙大、交大、哈工程等国内涉海一流大学也来了,还有大批的研究院所及科研人员。

“海洋类企业落地更看重产业链上下游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科技城公共科研平台的建设为企业落地提供了基础支撑,有助于企业实现快速落地,企业外部的投入少了,自然收益就变高了。”邢建新介绍,在企业前期落地的过程中,海南省深海技术创新中心和招商局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无论从政策、人力还是财力上,都帮助企业加快科研成果的批量转化。

目前,公司在科技城转化的产品主要包括深海水听器和深海发射换能器两大类传感器,率先落地的“深海智能传感器与系统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正努力推进与当地科研优势单位合作,推动成果的快速转化与落地。“预计今年多个项目的几类产品会陆续交付,预估实现产值可达到千万元左右,届时企业可实现当年落地、当年投产、当年创收,助力打造深海领域技术溢出和产业化的标杆。”邢建新对企业今后的发展信心十足。

未来,企业将锚定深海高频类传感器产品研发,涵盖深海通信探测、成像、测流测速等各类前端传感器,而科技城也将成为企业技术成果转化的生产基地,企业愿在“服务海洋科技、共建海洋强国”的道路上持续努力,实现技术孵化、产品孵化、产业孵化,用一个又一个科技创新成果筑梦深海,向海图强。

余芬

崖州湾学生创业团队余·coffee创始人余芬:

在读研究生在这里体验了创业梦想实现的幸福滋味

当海南咖啡遇上一群浪漫的人,便有了余·coffee。

余·coffee的“余”就是余芬,她是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农学专业研二的在校生,喝咖啡、做咖啡、研究咖啡都是她的兴趣爱好,大学时她曾在星巴克做过三年的兼职,十分钟情咖啡文化。刚到科技城时,余芬买了一台家庭咖啡机,搞起了宿舍咖啡馆。这也成了她与科技城“热络”起来的纽带。

“通过咖啡,我瞬间能‘连接’到科技城高校的一些学生,然后就觉得做这个东西还蛮有意思的。科研之下,我还能去感受一种温情,感受到咖啡带给我的一些快乐。”余芬说。

从宿舍咖啡馆起步,余芬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萌生了开一家真正咖啡馆的念头。“在海南就应该喝海南咖啡。”从选咖啡豆,到咖啡创意,余芬发挥了她农学专业研究生的专长,她和初创团队还专程前往海南本土咖啡品牌进行深度学习,“海南的一些热带研究院所在咖啡、可可等选种育种方面有很多研究,我们也会和这些研究院所做一些学术上的交流,包括向他们学习一些不一样的技术。”

如何迈出创业的第一步?余芬和团队选择参加崖州湾科技城举办的创新创业训练营——雄鹰计划,成功凭借“融合海南热带农业的多元咖啡”项目获得“创新创业训练营——雄鹰计划”第二期项目落地奖,也获得了创业的第一桶金。余芬说,在科技城创业得到了很多帮助,不仅有创业导师对项目做孵化,崖州湾·招商创库提供场地支持,还有来自其他创业团队的支持,比如产品包装、店面设计、小程序开发等多方面融合了集体的智慧。正是因为多方的支持,今年5月,余·coffee正式亮相。

走进余·coffee,青春的气息包裹着海南味道扑面而来。“拒绝不了椰子”“让玫瑰再开一次”这些带有海南、三亚标志的特调咖啡系列让人眼前一亮。“作为一个农学生,我希望将咖啡与海南丰富的热带植物资源融合,以咖啡为载体,深入挖掘海南故事,讲好海南故事。”余芬说,崖州湾的发展空间非常大,特别是在这里的两年中,她见证了崖州湾科技城的发展,更亲身体会了梦想实现的幸福滋味。她的下一个目标是让余·coffee成为崖州湾人人必来的品牌店。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刘佳 刘盈盈 实习生 李佳芹/文 陈聪聪/图)

责任编辑:王雪杉 林祺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新闻推荐
2024-05-06 07:44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6 07:26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6 07:41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5 06:37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5 06:40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5 06:35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4 07:49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4 07:50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5-04 15:51
来源:央视网
他们,为什么选择创业崖州湾?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3-08-21 07:37:19

当炽热的阳光照射在崖州湾的大地上,一粒粒南繁种子孕育新生;成功从不辜负勇于奋斗的人,万米海底花园的神秘面纱被层层揭开……

因为热爱,奔赴山海。随着崖州湾科技城建设蓬勃展开,越来越多的人怀揣梦想来到这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园区累计注册企业达10263家。他们,为什么选择创业崖州湾?近日,三亚传媒影视集团“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记者采访了三位不同类型企业的创业者,倾听他们的创业故事。

吕玉平

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吕玉平博士:

4年从8个人发展到120人,7家子公司,产品出口巴西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2019年,已入选中组部创新“国家重点人才计划”专家的吕玉平博士不远千里,来到三亚崖州湾畔,注册成立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平生物),成为第一批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吃螃蟹”的企业。当时其母公司为隆平高科,是一家位于湖南的种业龙头企业,却对三亚情有独钟。除了依托得天独厚的南繁资源,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良好的产业基础、浓厚的创业氛围和丰厚的优惠政策,也是吸引企业落户的一大先决条件。

彼时,吕玉平团队除了技术和经验优势,公司只有借来的1000万元和8名成员;崖州湾科技城也刚刚开发建设,百业待兴。“到目前为止,我们团队已接近120人,约是起步初期的15倍,获得了将近20项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隆平007’产品已和国内头部种业公司相继建立合作,已经开展回交转育的品种超过400个,而且产品已经出口到巴西进行性状测试评估,表现优异!研发的固相玉米基因芯片也开始在回交转育和多性状聚合育种上发挥威力!公司也由初创期注册资本1000万元发展到现在成为海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隆平生物创始人、总经理吕玉平博士向记者晒出企业发展成绩单。

秉承袁隆平对隆平生物的寄语“奋斗不息,创新不止”。吕玉平带领团队扎根三亚,没有实验室,崖州湾科技城就将其所在的3号楼整体装修,并将改造的1500平方米实验室无偿支持企业使用;没有实验设备,科技城出资6000多万元采购相关设备;没有试验田,科技城便协调帮助企业在高地村、盐灶村租用了200多亩生物育种试验田;缺乏科研资源,科技城协同企业通过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从巴西首次引进200多份玉米材料……资金宽裕了,队伍壮大了,科研条件变好了,隆平生物团队得以心无旁骛地专心搞研发,而且团队相信科研创新一直在路上,永无止境。

“我们突破多基因分子叠加的技术瓶颈,‘隆平007’这个‘芯片’正在回交转育,到今年年底能够完成50至60个品种,再过一年的时间,基本能完成400个品种,交付给我们种业公司、合作伙伴进入市场推广,至少能够覆盖中国5亿亩地。”吕玉平说。

功到自然成,隆平生物的成长也给崖州湾科技城带来了丰厚回馈。今年5月30日,占地16亩的隆平生物生物育种双创中心项目开工,将打造国际一流的生物“芯片”研发平台。目前,隆平生物旗下的第5家企业正在园区办理相关注册手续。隆平生物在全国布局的7家子公司中,有4家落户在崖州湾科技城。

时间是见证者,未来属于奋斗者。吕玉平十分坚定地告诉记者,以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为使命,他和他的团队将和海南自贸港发展同频共振,让梦想在南繁这片热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邢建新

海南声科深蓝海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邢建新博士:

实现当年落地投产创收,打造深海领域技术溢出和产业化标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从浅海到深海,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题中之义。

崖州湾距离1000米水深海域仅164公里。“在海洋研究领域,崖州湾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海南声科深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邢建新博士一语道破崖州湾对企业的吸引力。

邢建新是中国科学院原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和中电科三所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新型水声换能器、高频换能器研制及声学计量工作,成功研制了多种型号高频换能器基阵,其中在科技部863计划支持下研制的深海宽带多通道声学基阵成功应用于“蛟龙”号国产化4500米深海测深侧扫声学系统中。

凭借着多年来在深海领域的科研经验,邢建新认为南山港是未来深海实验的最佳出口,再加上崖州湾科技城在深海领域的发展定位都与企业高度契合。去年底,公司北京总部决定到崖州湾进行产业化布局。今年3月,海南声科深蓝海洋技术有限公司在崖州湾科技城完成注册,进驻招商三亚深海装备产业园。

走向深海、研究深海已经成为新时代的科研热点,而崖州湾科技城就是深海科研的最前沿。从北京到三亚,邢建新团队来到了既陌生又熟悉的科技城,陌生的是这是他第一次走进科技城,熟悉的是之前的合作伙伴大部分已经落户在此,浙大、交大、哈工程等国内涉海一流大学也来了,还有大批的研究院所及科研人员。

“海洋类企业落地更看重产业链上下游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科技城公共科研平台的建设为企业落地提供了基础支撑,有助于企业实现快速落地,企业外部的投入少了,自然收益就变高了。”邢建新介绍,在企业前期落地的过程中,海南省深海技术创新中心和招商局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无论从政策、人力还是财力上,都帮助企业加快科研成果的批量转化。

目前,公司在科技城转化的产品主要包括深海水听器和深海发射换能器两大类传感器,率先落地的“深海智能传感器与系统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正努力推进与当地科研优势单位合作,推动成果的快速转化与落地。“预计今年多个项目的几类产品会陆续交付,预估实现产值可达到千万元左右,届时企业可实现当年落地、当年投产、当年创收,助力打造深海领域技术溢出和产业化的标杆。”邢建新对企业今后的发展信心十足。

未来,企业将锚定深海高频类传感器产品研发,涵盖深海通信探测、成像、测流测速等各类前端传感器,而科技城也将成为企业技术成果转化的生产基地,企业愿在“服务海洋科技、共建海洋强国”的道路上持续努力,实现技术孵化、产品孵化、产业孵化,用一个又一个科技创新成果筑梦深海,向海图强。

余芬

崖州湾学生创业团队余·coffee创始人余芬:

在读研究生在这里体验了创业梦想实现的幸福滋味

当海南咖啡遇上一群浪漫的人,便有了余·coffee。

余·coffee的“余”就是余芬,她是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农学专业研二的在校生,喝咖啡、做咖啡、研究咖啡都是她的兴趣爱好,大学时她曾在星巴克做过三年的兼职,十分钟情咖啡文化。刚到科技城时,余芬买了一台家庭咖啡机,搞起了宿舍咖啡馆。这也成了她与科技城“热络”起来的纽带。

“通过咖啡,我瞬间能‘连接’到科技城高校的一些学生,然后就觉得做这个东西还蛮有意思的。科研之下,我还能去感受一种温情,感受到咖啡带给我的一些快乐。”余芬说。

从宿舍咖啡馆起步,余芬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萌生了开一家真正咖啡馆的念头。“在海南就应该喝海南咖啡。”从选咖啡豆,到咖啡创意,余芬发挥了她农学专业研究生的专长,她和初创团队还专程前往海南本土咖啡品牌进行深度学习,“海南的一些热带研究院所在咖啡、可可等选种育种方面有很多研究,我们也会和这些研究院所做一些学术上的交流,包括向他们学习一些不一样的技术。”

如何迈出创业的第一步?余芬和团队选择参加崖州湾科技城举办的创新创业训练营——雄鹰计划,成功凭借“融合海南热带农业的多元咖啡”项目获得“创新创业训练营——雄鹰计划”第二期项目落地奖,也获得了创业的第一桶金。余芬说,在科技城创业得到了很多帮助,不仅有创业导师对项目做孵化,崖州湾·招商创库提供场地支持,还有来自其他创业团队的支持,比如产品包装、店面设计、小程序开发等多方面融合了集体的智慧。正是因为多方的支持,今年5月,余·coffee正式亮相。

走进余·coffee,青春的气息包裹着海南味道扑面而来。“拒绝不了椰子”“让玫瑰再开一次”这些带有海南、三亚标志的特调咖啡系列让人眼前一亮。“作为一个农学生,我希望将咖啡与海南丰富的热带植物资源融合,以咖啡为载体,深入挖掘海南故事,讲好海南故事。”余芬说,崖州湾的发展空间非常大,特别是在这里的两年中,她见证了崖州湾科技城的发展,更亲身体会了梦想实现的幸福滋味。她的下一个目标是让余·coffee成为崖州湾人人必来的品牌店。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刘佳 刘盈盈 实习生 李佳芹/文 陈聪聪/图)

责任编辑:王雪杉 林祺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