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带回家”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中,市妇联主席张利(中、白色衣服)带队调研指导吉阳区儿童之家工作。
吉阳区妇联在户外实践乐园举办“亲子种植+”周末开心农场活动中,亲子家庭参与涂鸦。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如何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成为一道时代必答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期妇联组织做好家庭工作明确了新任务,赋予了新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近年来,三亚市妇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大力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全力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取得新成效,助力三亚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 树时代榜样
日前,三亚市2022年“最美家庭”创建名单揭晓。走进三亚的最美家庭,我们了解到一个个关于心系国防、孝老爱亲、助人为乐、书香润德、创新创业、绿色环保等主题打动人心的故事——
洪丽、洪滨夫妻,将无儿无女的大姑接到自己家中照顾20年,用孝心、耐心和爱心让老人颐养天年;吴夏婴和丈夫杨云都是医务工作者,他们从各自岗位参与三亚抗疫工作,诠释了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王晓艳是一名军嫂,也是一名民商事一线的法官,面对各种纠纷案件,她将细致与柔情运用于审判实践,践行为民情怀,传递司法温暖;李晓亮家庭坚持每天阅读,涉猎各类知识,形成书香润德家风;张晓杰、王冰作为青年科技骨干夫妻,将多年研究成果落地崖州湾科技城,致力于智慧海事、无人商船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
他们的故事是三亚众多优秀家庭的一道剪影。近年来,三亚各级妇联持续开展寻找“最美家庭”、创建“绿色家庭”活动,坚持常态化创建、大众化参与。截至目前,三亚选树全国最美家庭9户、全国“五好家庭”6户、全国抗疫最美家庭1户、省最美家庭87户、市最美家庭140户、省绿色家庭390户、市绿色家庭1307户。
2022年,市妇联联合市纪委开展“倡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2022年推进廉洁家庭创建暨好家风好家训宣教活动,切实把党风廉政教育延伸到千家万户,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家庭防线。
掀“大比武”热潮 促家庭文明创建
2022年,市妇联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认真履职、主动作为,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尤其是在三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各级妇联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创城主题宣传,让广大家庭成员了解创城的目的和意义,以小家温馨促大家和谐,为三亚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贡献巾帼力量。
市妇联还印发《三亚市家庭文明创建大比武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市各级妇联掀起“大比武”热潮,在深化家庭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六水共治”巾帼行动、推进“三清两禁一分类”(家里清洁、庭院清洁、家门口路面清洁、禁毒、禁塑,垃圾分类)活动、深化巾帼志愿服务活动等方面积极引导,以特色创建活动涵养新时代良好家风。2022年底,市妇联深入各区组织现场观摩推进会,并组建评估组结合工作实际和提供的材料,进行量化打分。
一年来,各区积极发动辖区广大家庭参与家庭文明创建大比武活动,形成“家家比、村村比”的良好氛围。各区和育才生态区深入开展寻找“最美家庭”、创建“绿色家庭”活动,挖掘典型家庭事迹,倡导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良好家庭美德,促进家庭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家长学校”作为活动宣传主阵地,深耕家庭建设主阵地。
大比武以来,崖州区妇联持续深化全区33个村(社区、居)基层妇联干部、执委进村入户开展婚姻家庭纠纷排查化解及重点人群排查工作,入户走访870户家庭,并填写排查《村级执委排查问题情况登记表》《村级执委联系妇女、儿童记录表》,收集发现问题75个,及时解决问题73个,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作用。
吉阳区妇联发动38个村(社区)妇联干部职工、巾帼志愿者带着扫帚、垃圾夹等工具,开展“三清两禁一分类”、“五爱”卫生健康大扫除巾帼志愿服务活动。该区妇联在户外实践乐园举办10期“亲子种植+”周末开心农场活动,受到亲子家庭的欢迎。
2022年,各区(育才生态区)妇联组织深入村、社区开展“童心向党”教育实践活动、“强国复兴有我”主题,以及“好家风好家训”宣讲、“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青少年教育,“感恩家庭 与我成长”家风家教主题活动;开展“大手拉小手”“六水共治 我们在行动”“趣味净滩”等环保实践活动,以及“垃圾分类 守护家园”、巾帼共筑无毒家园禁毒宣传等活动。
实施“个十百千万”工程 打造“三亚幸福家”
近年来,市妇联深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创建以打造“三亚幸福家”为核心的“个十百千万”品牌工程,即:围绕一个目标主题,建设数十个“妇”字号阵地,开展百课讲堂,选树千户示范家庭,带动万家公益行动,在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上加倍用力,以小家庭的和谐共建社会大和谐。
一年来,市妇联围绕“家庭、家教、家风”内容,持续开展百万家庭共成长家庭教育社区乡村行“百课讲堂”公益活动,邀请巾帼律师、医生、戒毒民警、家庭教育专家等讲师深入村(居)、社区、机关、企业、学校等开展“百课讲堂”公益品牌活动,内容涉及家庭教育、普法宣传、家庭文明创建、健康知识和儿童安全自护教育等。同时,开展家教家风建设风采展,组织优秀家庭宣讲进机关、进社区等,引领广大家庭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教、弘扬好家风。
家庭、家教、家风阵地建设是基层阵地建设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市妇联陆续建设一批家庭教育阵地,依托家庭教育实践基地、村(社区)“儿童之家”“家长学校”等阵地,通过“妇联干部+社工+志愿者”形式,开展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依托国家亲子阅读体验基地三亚市图书馆、市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儿童之家等阵地,开展“书香润德阅伴万家”等主题亲子阅读活动,带动更多的家庭认知阅读、重视阅读,以书香家庭建设推动书香三亚建设;依托市家庭教育协会、市家教家风实践基地(市群众艺术馆)、市妇联女性心理成长与家庭教育基地等,提供家庭教育、心理支持、法律援助、妇女创业就业指导、困境妇女儿童关爱帮扶等服务,让文明家风在潜移默化中走进千家万户。
2022年,市妇联在三亚凤凰中学启动全市首个“家校社共育试点”,联动家庭、学校、社会组织,对家庭问题突出的特殊家庭青少年提供专业“一对一”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同时,进一步加强全市家庭教育讲师团建设,依托高校人才、候鸟人才等资源,打造高水平、本土化的家庭教育专家队伍,全面推动全市家庭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开展系列暖心活动 搭建服务妇女儿童“连心桥”
一年来,市妇联持续开展“巾帼暖人心”系列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妇女身边,联系和凝聚社会力量,做强一批“妇”字号阵地,提供家庭教育、心理支持、法律援助、困境妇女儿童关爱帮扶等服务。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关注孤残、贫困、留守等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开展“六一”儿童节儿童关爱服务,“把爱带回家”寒暑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等。各级妇联组织开展“强引领 品德育人”“送家教 依法带娃”“护安全 守望童年”“暧童心 让爱留守”等系列主题关爱活动。
2022年疫情期间,市妇联发挥“联”字优势,发动基层妇联执委、最美家庭、巾帼志愿者、“两新组织”等18万余人次参与到抗疫一线工作,为留守、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爱心包”2653份,为1300余名孕产妇提供“爱心水果包”,协助购买和运送婴幼儿奶粉,开通“抗疫心理热线”及各类公益线上课程;发动14家爱心企业向红十字会、方舱医院、各区疫情防控指挥中心、社区等捐赠抗疫和生活物资价值168.43万元。
市妇联深入各区开展“点单式”妇女实用技术培训、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暨女性素质提升系列培训、家政提质扩容培训班等。关注和聚焦贫困家庭和妇女儿童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妇女家庭反映强烈的问题纳入政府民生实事工程,惠及千家万户。继续实施关爱妇女健康“两癌”救助项目,深化做好困境“两癌”及重症患病妇女或遭遇其他“急、难”情况的贫困妇女、儿童及其家庭的救助服务工作。
(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