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调整,不少人表示要“囤些药才安心”。
三亚是否出现“囤药热”?预防新冠病毒需要囤药吗?近日,记者走访三亚市多家药店进行了解,并采访相关专家进行科普解答。
■药店
积极配货,满足市民需求
“最近防疫类用品的销售量明显增加。”“没有涨价,都是以正常定价销售。”“市民购药主要是以备用为主。”12月13日下午,记者连续走访多家药店,经询问网上流传的“新冠囤药清单”中,大家比较关注的连花清瘟类、布洛芬类等药物以及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N95型口罩均无在售。但是,药店工作人员均表示正在积极配货,将会及时到货恢复供应。
12月13日,市民选购防疫用品。记者 卢智子 摄
记者发现,尽管目前防疫类用品需求大,但医用口罩、酒精等供应还是较为充足,能满足广大居民的购买需求,且暂时没有出现价格波动的情况。
“布洛芬还剩一些颗粒,胶囊只有几盒。这些都只是暂时性的缺货,我们已经在进货了,很快就会供应上。”随后,记者在吉阳区一家药店中看到一位市民正在购买小柴胡颗粒、布洛芬颗粒等药物。该药店工作人员胡女士还提醒,每种药品都有保质期,超过有效期的药品都按劣药处理,大家盲目跟风囤购大量药品可能会造成浪费。
此外,网上购药也是不少居民的选择。12月13日晚,记者在某网购平台搜索“连花清瘟”,随后页面最上方商品链接显示连花清瘟胶囊24粒,点击进入提示“商品已经卖光啦~”。
■专家
不必跟风囤药,可适量备药
“公众跟风囤药,大可不必。”记者从海南省药物警戒中心了解到,首先药物都有保质期,囤药容易造成浪费;药物存储有一定的条件要求,保管不当容易变质;相关治疗药物供应充足,无需囤药;不经过医生诊断随意服药,风险较高。
“可适量备药。基础病用药针对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可储备1个月左右的基础病用药,以防新冠感染导致病情加重。退热药、止咳药、中成药等建议备用药品均属于家庭常规备用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科学用药;居民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类“四类药品”,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实行实名登记;注意同类药物不要叠加服用,以防过量。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卢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