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第4期《求是》杂志上发表的《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重要文章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全党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有效途径,不断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锤炼自身,着力涵养“书卷气”“泥土气”“担当气”“斗争气”,争当善于学习的思考者、胸怀人民的服务者、勇于担当的执法者、脚踏实地的奋斗者,切实以过硬素质扛起新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
以“书卷气”筑牢思想根基
永葆政治本色
纪检监察干部的本职工作是反腐,反腐关系着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学好各项政治理论,养成必要的“书卷气”是最基本的要求。对纪检监察干部而言,“书卷气”不仅是知识积累的体现,更是坚守初心、抵御诱惑的精神底气。要把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将理论学习作为必修课,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锤炼清正廉洁的道德情操。“腹有诗书气自华”,多一分书卷气,便少一分世俗浮躁;多一分理论清醒,便多一分抵御风险的定力。唯有以深厚的理论素养筑牢思想防线,才能在复杂环境中明辨是非,杜绝歪风邪气的“围猎”与“侵蚀”,始终保持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本色与廉洁操守。
以“泥土气”厚植为民情怀
密切联系群众
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泥土气”正是纪检监察干部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生动体现。脱离群众的监督是“空中楼阁”,脱离群众的办案易失公允,唯有扎根基层、深入群众,才能真正了解民情、掌握实情,让纪检监察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温度。要主动走出办公室,多参与环境整治、交通文明劝导、普法宣传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党日活动,在实践中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要放下“架子”、迈开“步子”,与群众交朋友、听群众说真话,尤其对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仅靠调取材料、谈话询问下结论,更要深入现场走访核查,实地了解问题背景与群众真实需求,让每一起案件处理都经得起群众检验、经得起历史考验,以“接地气”的工作作风赢得群众信任与支持。
以“担当气”砥砺过硬作风
当好示范表率
纪检监察干部是“纪律的执行者”,更是“纪律的守护者”。“担当气”不仅是履职尽责的基本要求,更是纪检监察干部的鲜明特质。要在“带头示范”中彰显担当,带头坚定政治定位,始终保持党性清醒与纯粹,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切实以“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自觉,锤炼忠诚履职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要在“自我革命”中强化担当,敢于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建议,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遮掩,主动整改、立行立改,将外部监督转化为自我提升的动力;要在“善于作为”中践行担当,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风险敢于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以“斗争气”扛起反腐重任
彰显履职担当
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任务艰巨繁重,“永远在路上”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时刻保有鲜明的“斗争气”。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务必”的谆谆教诲,始终把反腐败斗争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紧抓不放。一方面,坚守初心使命,深刻认识到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斗争,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撸起袖子、沉下身子,不怕苦、不叫累,以饱满的奋斗精神投入到正风肃纪反腐工作中。另一方面,提升斗争本领,既要敢于斗争,以“敢打虎、敢拍蝇、敢猎狐”的勇气,对违纪违法问题“零容忍”,坚决斩断利益链条、清除腐败毒瘤;又要善于斗争,学会“借势借力”,从被核查对象性格特征、人际交往、日常习惯中抽丝剥茧,创新工作方法,在实战中不断磨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胆魄,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担当。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力量,唯有持续涵养“四气”特质,方能在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中勇立潮头,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作者:三亚市纪委监委七室副主任、2025年三亚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 范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