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新闻网9月21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黄世烽 廖明娟)近日,市纪委监委联合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到市委机关食堂开展公务用餐接待情况检查,重点检查审批手续是否完备,是否按照工作餐标准、在限额内据实报销等内容,防范公务接待廉洁风险。
“我们推动职能部门通过完善制度、数字赋能,推行市内公务活动‘零接待’,从源头上规范接待行为、不断加强作风建设,为基层减负赋能。”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6月,三亚市印发《三亚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实施细则》,规范出席会议、考察调研等公务接待范围。市纪委监委紧盯公务接待领域作风顽疾,监督推动市财政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出台《三亚市内公务活动“零接待”管理规定》,明确“接待单位零安排、费用零转嫁”原则,严禁以考察调研、学习交流等名义变相安排接待,并配套细化食堂付费就餐、用车付费等操作规范,以“清单式禁令”扎紧制度篱笆,坚决杜绝“同城接待”隐形变异问题。
同时,市纪委监委强化数字赋能,推动构建“实名制+透明化”公务用餐支付机制,督促指导机关食堂设立“二维码”支付窗口,公务人员通过数字支付方式结算餐费后用餐,通过“一人一码、一餐一结”闭环管理,实现用餐主体、费用流向、消费标准全程可查,进一步防范“公餐私结”“虚开发票”等违规行为。
为确保制度刚性执行,市纪委监委建立“部门联动+精准问责”监督机制,明确由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联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紧盯违规安排接待、转嫁费用、提供酒水等突出问题,通过票据核查、实地走访、大数据比对等方式,深挖“四风”隐形变异线索,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治理。
“市里推行的市内公务活动‘零接待’政策真是务实之举!制度规范与数字监督双管齐下,既斩断了违规吃喝的利益链,又让基层干部从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如今我们轻装上阵,服务群众的时间更多了,干群关系也更密切了!” 9月20日,三亚一名机关党员干部称赞道。
“市内公务活动‘零接待’政策切断了违规吃喝、转嫁费用等渠道,压缩了‘四风’隐形变异空间,基层单位接待压力和经济负担也显著缓解,干部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服务群众和推动发展等主责主业中,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