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吉阳区委:党建引领聚合力 书写治理新篇章
三亚市吉阳区委:党建引领聚合力 书写治理新篇章

当晨雾轻抚过鹿城的天际线,吉阳区的街巷早已洋溢着勃勃生机——临春河畔的安置区工地上,党员早已到位,忙碌不停;乌石社区便民服务站里,党员志愿者正为老人递上一杯热茶。这座位于三亚主城区的土地,正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作为三亚首批城市更新建设项目,吉阳区临春村安置区项目(一期)进入收尾阶段。

近年来,吉阳区委始终以高质量党建为“红色引擎”,在经济发展与安全稳定的平衡中寻找最优解。当高质量发展考核连续两年位居全市榜首,百姓的笑容里洋溢着越来越浓的幸福感,人们愈发清晰地看到:党建引领下的吉阳,正以“稳”的定力与“进”的锐气,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破浪前行。

党建铸魂,城市更新绽放民生温度

临春河畔的晨光里,82岁的李大爷正坐在新家阳台上侍弄花草。谁能想到,这位如今逢人便夸“政策暖心”的老人,曾是抵制城市更新的“顽固派”。转折始于一场“银发关怀”行动——临春城市更新办联合市中医院,组织医疗团队背着药箱爬上老旧楼梯,为60位老人逐一把脉问诊,不仅开具药方,还送来了常用药品。“孩子们忙,我好几年没好好检查过了,你们比亲人还贴心。”这份温暖关怀,让原本抵制新方案的老人成了搬迁的“宣传员”。

在吉阳,城市更新是充满温暖的民生实践。96户棚改搬迁户的过渡费因资金不足搁置,更新办将其列为头等民生事,跑部门、完善材料,让期盼化为安心。对于租住在临春片区、平均年龄超70岁的候鸟老人,“候鸟老人无忧”计划更显温情:工作人员化身“临时子女”,把政策条文转化为家常话;搬迁时分类打包厨具,小心翼翼搬运,提供“点对点”运输。

如今,临春村安置区(一期)进入收尾,海罗安置区(一期)完成43%形象进度。这背后,是项目一线临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是“七个一线工作法”的扎实落地,是“市+区+村”三级联动的协同效能。党建引领下,“吉阳速度”与“吉阳温度”交响共鸣,为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铁腕整治,旅游市场焕发文明新貌

大东海景区的椰林沙滩上,游客们惬意漫步。很难想象,这里曾因噪声扰民、拉客宰客备受诟病。如今的清朗秩序,源于一场场动真碰硬的专项整治。

由24名执法人员组成的专项整治小组,秉持“分片包干+分组推进”的工作模式,融“教育引导”与“柔性执法”于实践。通过精细化排查与地毯式巡查,快速响应处置各类违规现象:温情劝离非法拉客者、广场舞扰民群体及流动摊贩;对噪声扰人的娱乐场所现场督导整改;规范暂扣违规停放的非机动车。一系列举措让景区秩序焕然一新,赢得游客纷纷称赞。

同时,吉阳区坚守“定人定岗定责”原则,在市容、交通、噪音管控等领域精准施策。市容管理中,规范“门前三包”落实,清退流动摊贩,清除违规墙体广告,让街面更整洁;交通治理时,联合交警强化科技监管,劝离、处罚违停车辆及相关企业,暂扣违规非机动车,让出行更有序;噪音管控方面,严处超时经营且噪声超标的场所,劝离高音喇叭使用者,普及法律知识,让景区环境更清朗。

从“整治一阵风”到“常态管长远”,吉阳用铁腕治理守护着三亚的旅游名片。

精细治理,基层善治绘就平安底色

7月4日,乌石社区便民服务站里,居民王女士刚办完医保手续,脸上满是笑意:“以前要跑老远,现在下楼就办妥,太方便了!”这个新成立的社区,从原新村社区、经济场优化分设而来,划设7个网格,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这是吉阳区深化基层治理的缩影。面对人口基数大、城乡交错的复杂局面,吉阳以改革破题:将38个村(社区)调整为42个,293个网格细化为535个,实现网格员全大专以上学历;打造智慧城运平台,推行“12345热线+网格化”机制,16.14万件工单办结率98.93%、满意率96.22%,保持全市第一。

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吉阳区紧盯建筑工地、商超餐饮等重点领域,全力排查、消除隐患,同时整治非法水上项目,建立“企业之家”平台,通过“吉时协调”机制解决营商诉求100余件。从生产安全到消费安心,从企业发展到群众生活,一张全方位的安全网越织越密。

党建引领航向,治理筑牢根基,安全护航发展。吉阳区正以满格状态、务实举措,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为三亚聚力打造“一标杆、五个区”书写着精彩的吉阳篇章。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冯晨阳/文 陈聪聪/图)

责任编辑:赵世曦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三亚市吉阳区委:党建引领聚合力 书写治理新篇章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7-09 08:38:26

当晨雾轻抚过鹿城的天际线,吉阳区的街巷早已洋溢着勃勃生机——临春河畔的安置区工地上,党员早已到位,忙碌不停;乌石社区便民服务站里,党员志愿者正为老人递上一杯热茶。这座位于三亚主城区的土地,正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作为三亚首批城市更新建设项目,吉阳区临春村安置区项目(一期)进入收尾阶段。

近年来,吉阳区委始终以高质量党建为“红色引擎”,在经济发展与安全稳定的平衡中寻找最优解。当高质量发展考核连续两年位居全市榜首,百姓的笑容里洋溢着越来越浓的幸福感,人们愈发清晰地看到:党建引领下的吉阳,正以“稳”的定力与“进”的锐气,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破浪前行。

党建铸魂,城市更新绽放民生温度

临春河畔的晨光里,82岁的李大爷正坐在新家阳台上侍弄花草。谁能想到,这位如今逢人便夸“政策暖心”的老人,曾是抵制城市更新的“顽固派”。转折始于一场“银发关怀”行动——临春城市更新办联合市中医院,组织医疗团队背着药箱爬上老旧楼梯,为60位老人逐一把脉问诊,不仅开具药方,还送来了常用药品。“孩子们忙,我好几年没好好检查过了,你们比亲人还贴心。”这份温暖关怀,让原本抵制新方案的老人成了搬迁的“宣传员”。

在吉阳,城市更新是充满温暖的民生实践。96户棚改搬迁户的过渡费因资金不足搁置,更新办将其列为头等民生事,跑部门、完善材料,让期盼化为安心。对于租住在临春片区、平均年龄超70岁的候鸟老人,“候鸟老人无忧”计划更显温情:工作人员化身“临时子女”,把政策条文转化为家常话;搬迁时分类打包厨具,小心翼翼搬运,提供“点对点”运输。

如今,临春村安置区(一期)进入收尾,海罗安置区(一期)完成43%形象进度。这背后,是项目一线临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是“七个一线工作法”的扎实落地,是“市+区+村”三级联动的协同效能。党建引领下,“吉阳速度”与“吉阳温度”交响共鸣,为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铁腕整治,旅游市场焕发文明新貌

大东海景区的椰林沙滩上,游客们惬意漫步。很难想象,这里曾因噪声扰民、拉客宰客备受诟病。如今的清朗秩序,源于一场场动真碰硬的专项整治。

由24名执法人员组成的专项整治小组,秉持“分片包干+分组推进”的工作模式,融“教育引导”与“柔性执法”于实践。通过精细化排查与地毯式巡查,快速响应处置各类违规现象:温情劝离非法拉客者、广场舞扰民群体及流动摊贩;对噪声扰人的娱乐场所现场督导整改;规范暂扣违规停放的非机动车。一系列举措让景区秩序焕然一新,赢得游客纷纷称赞。

同时,吉阳区坚守“定人定岗定责”原则,在市容、交通、噪音管控等领域精准施策。市容管理中,规范“门前三包”落实,清退流动摊贩,清除违规墙体广告,让街面更整洁;交通治理时,联合交警强化科技监管,劝离、处罚违停车辆及相关企业,暂扣违规非机动车,让出行更有序;噪音管控方面,严处超时经营且噪声超标的场所,劝离高音喇叭使用者,普及法律知识,让景区环境更清朗。

从“整治一阵风”到“常态管长远”,吉阳用铁腕治理守护着三亚的旅游名片。

精细治理,基层善治绘就平安底色

7月4日,乌石社区便民服务站里,居民王女士刚办完医保手续,脸上满是笑意:“以前要跑老远,现在下楼就办妥,太方便了!”这个新成立的社区,从原新村社区、经济场优化分设而来,划设7个网格,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这是吉阳区深化基层治理的缩影。面对人口基数大、城乡交错的复杂局面,吉阳以改革破题:将38个村(社区)调整为42个,293个网格细化为535个,实现网格员全大专以上学历;打造智慧城运平台,推行“12345热线+网格化”机制,16.14万件工单办结率98.93%、满意率96.22%,保持全市第一。

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吉阳区紧盯建筑工地、商超餐饮等重点领域,全力排查、消除隐患,同时整治非法水上项目,建立“企业之家”平台,通过“吉时协调”机制解决营商诉求100余件。从生产安全到消费安心,从企业发展到群众生活,一张全方位的安全网越织越密。

党建引领航向,治理筑牢根基,安全护航发展。吉阳区正以满格状态、务实举措,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为三亚聚力打造“一标杆、五个区”书写着精彩的吉阳篇章。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冯晨阳/文 陈聪聪/图)

责任编辑:赵世曦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