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众多外国观众在第五届消博会三亚游艇展区参观。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李学仕 摄
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日,三亚发布《三亚市党建引领高水平开放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旨在为海南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贡献力量,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三亚实践样本。
锚定目标,绘制开放发展蓝图
《行动计划》立足海南自贸港建设全局与三亚城市发展定位,谋划系列务实开放举措。
其核心目标明确:主动接轨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开展自贸港政策先行先试,打造一流对外开放环境;对标CPTPP、DEPA等国际规则,在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安全流动等领域开展深度压力测试,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三亚模式”;围绕市委“12345”工作主线与“一标杆、五个区”建设目标,全面落实自贸港“五自由一安全”政策制度体系,构建更具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体制,为三亚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展望2027年,三亚将实现制度创新力、城市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规模稳步增长,实际利用外资结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跻身全国前列,制度集成创新走在全省前列,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完善。
精准发力,推进开放任务落实
——贸易投资领域创新突破。
货物贸易方面,三亚实施多项便利化措施。税收政策上,对临时入境展览演示、出境修理复运货物给予关税减免;通关环节,建立原产地证书“微小差错”容错机制,缩短空运货物放行时间,整合种质资源审批流程并推进检疫互认。同时,优化跨境电商服务,完善离岛免税政策,吸引更多国际奢侈品牌入驻,健全文物艺术品交易机制。
服务贸易领域,三亚积极探索。开展跨境保险业务,支持多元保险组织发展;推动跨境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创新,培育特色金融机构;深化琼港合作,推进“琼港两地证书互认”,为香港专业人才提供便利。
数字贸易发展上,三亚紧跟趋势。支持跨境数据流通,探索设立数字特殊监管区与数据出海节点;培育数字贸易生态,推动数字证书国际互认;建立数据分类保护机制,试点外资准入改革,加强国际数字贸易合作。
此外,三亚强化口岸设施建设,优化通关流程,放宽商务人员及其家属入境限制,提升往来便利度。
——营商环境优化与风险防控。
知识产权保护层面,三亚构建快速协同保护体系,提升专利导航服务,推动地理标志互认,创新数字领域产权保护,深化知识产权特区改革。
营商环境建设方面,三亚打造国际种业合作枢纽,推行海船“一船多证一次通办”,试点航空航权,完善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推动外商独资医院设立,放宽旅游服务准入。
风险防控工作上,三亚统筹开放与安全,强化风险分析研判、排查监测,建立预警机制,落实防控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强化保障,护航开放行稳致远
为确保《行动计划》落地见效,三亚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组织领导方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市委深改委定期调度,市委深改办跟踪督导,建立工作专班,强化部门协同。工作推进机制上,实行项目化、清单化管理,制定年度计划,编制任务清单,加强督导服务,及时解决问题。评价激励机制上,建立科学评价体系,表彰先进、推广经验、督促后进,为担当者撑腰,鼓励创新突破。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三亚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关键期。向前看,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仍将持续,于花繁柳密处拨得开,于风狂雨急时立得定,唯有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开放,才能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冯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