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多举措促就业与惠民生“双向奔赴”—— 强化劳务品牌建设 打造就业创业增收“金招牌”
三亚多举措促就业与惠民生“双向奔赴”—— 强化劳务品牌建设 打造就业创业增收“金招牌”

树一个品牌,带一片就业,富一方百姓。建设劳务品牌能够让供需两端实现双赢,更好实现促就业与惠民生的“双向奔赴”。近年来,各地大力推动劳务品牌建设,劳务品牌从“燎原星火”发展到“群星璀璨”。

去年,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十九部门关于加强劳务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发布,结合海南自贸港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推进劳务品牌高质量发展。聚焦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重点产业,海南集中培树一批特色劳务品牌“样板间”,引领全省劳务品牌知名度、认可度、美誉度整体提升。此次“自贸港酒店‘星’服”劳务品牌培树项目在三亚启动,正是对该文件的落实,是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

培育特色劳务品牌

劳务品牌是劳动力市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海南省高度重视劳务品牌建设,先后培育出“文昌鸡师傅”“儋州月嫂”“海南粽师”等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劳务品牌,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三亚推出的“三亚船长”劳务品牌荣获“创新发展类”劳务品牌奖,“三亚船长”一职也成为热门。

“为进一步加强三亚市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结合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全市旅游行业发展需求,‘三亚船长’应运而生。”“三亚船长”品牌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通过“理论+实操+岗前培训”相结合的沉浸式培训模式,输出逾千名优秀船长,成为游艇行业的骨干力量,助力游艇行业的发展。

虽然“三亚船长”从某方面来说,对促进游艇行业起了积极作用,让三亚这个“千艇之城”,有了乘风破浪之势,但可以预见的是,让劳务品牌成为三亚就业金名片,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这几年,从地域分布来看,海南几乎所有市县都有劳务品牌,从行业分布来看,劳务品牌主要集中在高品质服务和农业类。从整体上看,海南劳务品牌建设行业覆盖率较低,多集中在家政服务、餐饮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务品牌产业链较短,本土劳务品牌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光才分析道:当前,三亚劳务品牌建设工作已有初步基础,但总的来说,全市知名的劳务品牌还不多。特别是与三亚待业人员总量以及完备的行业门类相比更显不足。同时,劳务品牌管理还不够精细,从业人员技能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这些都是亟待重点解决的问题。

“正因如此,我们精心策划、倾力打造了‘星’服这一劳务品牌,旨在通过提供高品质的劳务服务,提升三亚市劳务市场的竞争力,为更多人创造就业机会。”王光才说,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三亚不仅需要提供数量充足、技能熟练的劳务人员,还需要打造出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劳务品牌,提升整体服务水平。通过“星”服劳务品牌的推广和应用,能够进一步推动三亚劳务市场的规范化、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

擦亮就业“金招牌”

今年春节期间,三亚旅游市场“火爆”: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累计执行航班3037架次,运送旅客65.1万人次,进出港客流连续7天超8万人次,平均客座率高达93%;三亚景区景点、椰级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214.41万人次,同比增长45.58%……

这数据的背后,关于“服务”的话题也将延伸开来。旅游业“旺盛”,为酒店服务业等涉旅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酒店业需要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包括提供更加舒适的住宿环境、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等。这将对推动整个海南酒店业的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作为酒店行业从业者,我们深知自贸港酒店‘星’服”品牌对酒店行业的积极影响,也了解各级政府、高校及企业对此项目的高度重视。”对于做好劳务品牌,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人力资源总监肖文锋深有感触。

“企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才,随着我国酒店业的迅速发展,人才短缺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痛点,大部分酒店的人才短缺并不是在总量上,而是结构性的。酒店行业的人才结构性短缺主要表现在高学历、高素质的职业化高管人才缺乏及一线服务人才短缺。”肖文锋分析说,“星”服劳务品牌的落地,意味着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酒店业用工荒、招聘难的问题,让酒店企业可以减少高昂的招聘成本,进一步提升酒店经营效益,更重要的是为酒店业提供了高质量、高水平的工作者,对于酒店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在优秀服务人员短缺的当下,该酒店从酒店行业从业者能力需求角度出发,积极参与到项目涉及的社会劳动者、在校大学生的培训和实训环节,协同各高校共同提升自贸港酒店服务行业各工种的培训标准,全方位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打造与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南国际旅游岛相适应、相匹配的高水平服务队伍。

“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得到提升之后,会有更高的薪资水平,将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也能够让他们看到到未来的发展机会。”肖文锋认为。酒店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机遇和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酒店业的发展应紧密结合旅游市场需求,加大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力度,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推动酒店业的发展。面对旅游市场的机遇与挑战,酒店业需要保持灵活性和创新性,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积极配合“自贸港酒店‘星’服”劳务品牌的建设。

“自贸港酒店‘星’服”劳务品牌项目的落地,对于满足酒店业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提供了重大帮助。”三亚市旅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发挥自身作用,积极配合品牌建设所需,提供品牌建设支持,为三亚市乃至全省酒店服务行业服务质量树立“琼字号”劳务招牌,实现“培训+就业”的统筹推进。

吉利人才发展集团副总裁丁天舒说,将发挥自身在人才、技术和平台上的优势,整合高等教育资源、职业培训资源、产教融合资源、技术研发资源,精准调研酒店服务业各类人才需求,建设和推广酒店服务业人才数据库和岗位需求数据平台,开展酒店服务业人才标准化培训认定,编制“自贸港酒店‘星’服”劳务人员地方标准,提高酒店服务业人才精准推荐效率,助力海南酒店行业充分高质量就业。

责任编辑:王雪杉、这三处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三亚多举措促就业与惠民生“双向奔赴”—— 强化劳务品牌建设 打造就业创业增收“金招牌”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03-01 06:42:27

树一个品牌,带一片就业,富一方百姓。建设劳务品牌能够让供需两端实现双赢,更好实现促就业与惠民生的“双向奔赴”。近年来,各地大力推动劳务品牌建设,劳务品牌从“燎原星火”发展到“群星璀璨”。

去年,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十九部门关于加强劳务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发布,结合海南自贸港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推进劳务品牌高质量发展。聚焦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重点产业,海南集中培树一批特色劳务品牌“样板间”,引领全省劳务品牌知名度、认可度、美誉度整体提升。此次“自贸港酒店‘星’服”劳务品牌培树项目在三亚启动,正是对该文件的落实,是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

培育特色劳务品牌

劳务品牌是劳动力市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海南省高度重视劳务品牌建设,先后培育出“文昌鸡师傅”“儋州月嫂”“海南粽师”等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劳务品牌,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三亚推出的“三亚船长”劳务品牌荣获“创新发展类”劳务品牌奖,“三亚船长”一职也成为热门。

“为进一步加强三亚市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结合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全市旅游行业发展需求,‘三亚船长’应运而生。”“三亚船长”品牌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通过“理论+实操+岗前培训”相结合的沉浸式培训模式,输出逾千名优秀船长,成为游艇行业的骨干力量,助力游艇行业的发展。

虽然“三亚船长”从某方面来说,对促进游艇行业起了积极作用,让三亚这个“千艇之城”,有了乘风破浪之势,但可以预见的是,让劳务品牌成为三亚就业金名片,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这几年,从地域分布来看,海南几乎所有市县都有劳务品牌,从行业分布来看,劳务品牌主要集中在高品质服务和农业类。从整体上看,海南劳务品牌建设行业覆盖率较低,多集中在家政服务、餐饮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务品牌产业链较短,本土劳务品牌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光才分析道:当前,三亚劳务品牌建设工作已有初步基础,但总的来说,全市知名的劳务品牌还不多。特别是与三亚待业人员总量以及完备的行业门类相比更显不足。同时,劳务品牌管理还不够精细,从业人员技能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这些都是亟待重点解决的问题。

“正因如此,我们精心策划、倾力打造了‘星’服这一劳务品牌,旨在通过提供高品质的劳务服务,提升三亚市劳务市场的竞争力,为更多人创造就业机会。”王光才说,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三亚不仅需要提供数量充足、技能熟练的劳务人员,还需要打造出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劳务品牌,提升整体服务水平。通过“星”服劳务品牌的推广和应用,能够进一步推动三亚劳务市场的规范化、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

擦亮就业“金招牌”

今年春节期间,三亚旅游市场“火爆”: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累计执行航班3037架次,运送旅客65.1万人次,进出港客流连续7天超8万人次,平均客座率高达93%;三亚景区景点、椰级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214.41万人次,同比增长45.58%……

这数据的背后,关于“服务”的话题也将延伸开来。旅游业“旺盛”,为酒店服务业等涉旅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酒店业需要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包括提供更加舒适的住宿环境、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等。这将对推动整个海南酒店业的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作为酒店行业从业者,我们深知自贸港酒店‘星’服”品牌对酒店行业的积极影响,也了解各级政府、高校及企业对此项目的高度重视。”对于做好劳务品牌,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人力资源总监肖文锋深有感触。

“企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才,随着我国酒店业的迅速发展,人才短缺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痛点,大部分酒店的人才短缺并不是在总量上,而是结构性的。酒店行业的人才结构性短缺主要表现在高学历、高素质的职业化高管人才缺乏及一线服务人才短缺。”肖文锋分析说,“星”服劳务品牌的落地,意味着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酒店业用工荒、招聘难的问题,让酒店企业可以减少高昂的招聘成本,进一步提升酒店经营效益,更重要的是为酒店业提供了高质量、高水平的工作者,对于酒店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在优秀服务人员短缺的当下,该酒店从酒店行业从业者能力需求角度出发,积极参与到项目涉及的社会劳动者、在校大学生的培训和实训环节,协同各高校共同提升自贸港酒店服务行业各工种的培训标准,全方位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打造与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南国际旅游岛相适应、相匹配的高水平服务队伍。

“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得到提升之后,会有更高的薪资水平,将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也能够让他们看到到未来的发展机会。”肖文锋认为。酒店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机遇和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酒店业的发展应紧密结合旅游市场需求,加大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力度,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推动酒店业的发展。面对旅游市场的机遇与挑战,酒店业需要保持灵活性和创新性,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积极配合“自贸港酒店‘星’服”劳务品牌的建设。

“自贸港酒店‘星’服”劳务品牌项目的落地,对于满足酒店业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提供了重大帮助。”三亚市旅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发挥自身作用,积极配合品牌建设所需,提供品牌建设支持,为三亚市乃至全省酒店服务行业服务质量树立“琼字号”劳务招牌,实现“培训+就业”的统筹推进。

吉利人才发展集团副总裁丁天舒说,将发挥自身在人才、技术和平台上的优势,整合高等教育资源、职业培训资源、产教融合资源、技术研发资源,精准调研酒店服务业各类人才需求,建设和推广酒店服务业人才数据库和岗位需求数据平台,开展酒店服务业人才标准化培训认定,编制“自贸港酒店‘星’服”劳务人员地方标准,提高酒店服务业人才精准推荐效率,助力海南酒店行业充分高质量就业。

责任编辑:王雪杉、这三处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