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习话·温暖聆听丨元宵佳节共祝美好 总书记的祝福与叮嘱

最新动态
查看更多
视频新闻
网络中国节·元宵 | 包汤圆 猜灯谜 景区热闹庆元宵

网络中国节·元宵 | 包汤圆 猜灯谜 景区热闹庆元宵

https://cms.media.sanyarb.com.cn/20250212/164ec3e1743b41098ab39e393f6b283c.mp4
网络中国节·元宵 | 赛歌合唱庆元宵 “非遗”邀您过佳节

网络中国节·元宵 | 赛歌合唱庆元宵 “非遗”邀您过佳节

https://cms.media.sanyarb.com.cn/20250212/fcb0b09acc294aac95a6588aeab6ce59.mp4
网络中国节·元宵 | 看“村晚” 玩游戏 喜乐祥和"闹元宵"

网络中国节·元宵 | 看“村晚” 玩游戏 喜乐祥和"闹元宵"

https://cms.media.sanyarb.com.cn/20250212/3799e6f57df54b89a61ef79b8e67c7d8.mp4
网络中国节·元宵 | 候鸟老人展才艺  载歌载舞度佳节

网络中国节·元宵 | 候鸟老人展才艺 载歌载舞度佳节

https://cms.media.sanyarb.com.cn/20250212/2f698c1bdfde40778e4921534d73fa6e.mp4
网络中国节·元宵 | 崖州过佳节 年糕销售旺

网络中国节·元宵 | 崖州过佳节 年糕销售旺

https://cms.media.sanyarb.com.cn/20250212/791b30674e7b4bc9bcc0f93137fbd7c8.mp4
网络中国节·元宵 | 元宵佳节享优惠  好物好景共团圆

网络中国节·元宵 | 元宵佳节享优惠 好物好景共团圆

https://cms.media.sanyarb.com.cn/20250212/6769aacbad2241398cdd99cfe23c6e43.mp4
网络中国节·元宵 | 正月十五闹元宵 三亚市民游客欢度佳节

网络中国节·元宵 | 正月十五闹元宵 三亚市民游客欢度佳节

https://cms.media.sanyarb.com.cn/20250212/854bd27d7b0c404aad1e021a9b0bdd50.mp4
网络中国节·元宵 | 三亚元宵节易拥堵事故多发路段公布

网络中国节·元宵 | 三亚元宵节易拥堵事故多发路段公布

https://cms.media.sanyarb.com.cn/20250212/b5da777a074344afacfae357b433b1f6.mp4
网络中国节·元宵 | 三亚举办系列活动“闹元宵”

网络中国节·元宵 | 三亚举办系列活动“闹元宵”

https://cms.media.sanyarb.com.cn/20250211/9c8a1655a6f94783b4597896b1eba5bb.mp4
网络中国节·元宵 | 三亚元宵汤圆销售旺 特色创意受青睐

网络中国节·元宵 | 三亚元宵汤圆销售旺 特色创意受青睐

https://cms.media.sanyarb.com.cn/20250211/e41a3924b5d64dab8fad6a6781d41f27.mp4
佳节非遗进景区 锦上添花引客来

佳节非遗进景区 锦上添花引客来

https://cms.media.sanyarb.com.cn/20250210/183888569fa44bfc814d87df4f1f9bdd.mp4
网络中国节·元宵 | 三亚元宵活动多 记者带你去踩点

网络中国节·元宵 | 三亚元宵活动多 记者带你去踩点

https://cms.media.sanyarb.com.cn/20250210/3f06adcd14b74dc8a0729c71ce6ccbf8.mp4
网络中国节·元宵 | 元宵汤圆销售旺 特色创意受青睐

网络中国节·元宵 | 元宵汤圆销售旺 特色创意受青睐

https://cms.media.sanyarb.com.cn/20250210/0322f57314654322a198cc5a74ff645b.mp4
网络中国节·元宵 | “炫动海岛 三亚过大年”庆元宵系列活动举行 丰富市民游客体验

网络中国节·元宵 | “炫动海岛 三亚过大年”庆元宵系列活动举行 丰富市民游客体验

https://cms.media.sanyarb.com.cn/20250210/bf1bc7fee3fa46c6a2b6253ddc9da09e.mp4
更多
节日起源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在国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为人所知。

节日民俗
吃元宵

吃元宵

猜灯谜

猜灯谜

舞龙灯

舞龙灯

闹花灯

闹花灯

走百病

走百病

男女定情

男女定情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猜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也称耍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华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山西的县城一级城廓甚至乡,镇中,这些居民集中地,繁华热闹区,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
又称“游百病”“散百病”等,是明清以来北方的传统民俗文化,有的在正月十五日,但多在正月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午夜,始归。德州妇女登上南城门,走到大寺阁,俗谚:“爬爬城,不腰疼。”黄县(今龙口市)妇女走百病必须过西关的月牙桥。莒县农村男女老少这天都要到野外走一走,谓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以青春常在,永不衰老。
元宵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情人节。
灯谜赏趣
灯谜1
谜底1
灯谜2
谜底2
灯谜3
谜底3
灯谜4
谜底4
灯谜5
谜底5
灯谜6
谜底6
灯谜7
谜底7
灯谜8
谜底8
灯谜9
谜底9
灯谜10
谜底10
灯谜11
谜底11
灯谜12
谜底12
点击看谜底
节日诗词

元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夕影永冰灯

[清] 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生查子·元夕

[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唐] 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京都元夕

[元] 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汴京元夕

[明] 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十五夜观灯

[唐] 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 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元夜

[宋] 朱淑真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蝶恋花·密州上元

[宋] 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青玉案·元夕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灯笼

元宵节快乐